股票大全 从4月下旬开始,韩国五大商团就不断呼吁,要求文在寅特赦李在镕。一开始,文在寅和韩国政府的态度非常坚决,直接说不考虑,但到了5月10日,文在寅的态度有所转变,说会听取民意再做决定。 也就短短10来天的时间,文在寅的态度为什么来了一个大转变呢?是被财阀们所逼?还是进入了执政最后一年,他有了更多的现实考虑? 对于特赦李在镕,财阀集团提出了两个理由,第一个是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加剧,韩国需要李在镕发挥力量,率领三星乃至整个韩国提升产业竞争力,第二个是李在镕在全球拥有很强的人脉关系,能为韩国带来更多的疫苗。
看到了吧,这俩理由,个个击中韩国的要害,一个是疫情的需要,一个是韩国经济和竞争力的需要。无论哪个说起来,都符合韩国的大局。即便文在寅再不情愿,也得面对现实,不得不改变态度。 当然了,财阀们的如意算盘并非只有这些,他们也是不希望韩国政府在李在镕这里开一个不好的先例。 在韩国的司法界,一直有一个名为“三五定律”的潜规则,凡是涉及到财阀,一审会先判个5年徒刑,到了二审或者三审再变成“3年徒刑,5年缓刑”,直接当庭释放。除了这个潜规则之外,财阀还可以通过各种名义输送金钱,进而获得特赦。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,就拿已故的李健熙来说,曾因为行贿和非法转让经营权两度被判有罪(显然是缓刑),后来李明博单独特赦了李健熙。 本来李在镕的案子(卷入了朴槿惠的闺蜜干政门,被控行贿等5项罪名)也应该遵循着同样的套路,一审被判了5年,李在镕立刻提起上诉,二审果然改成了2年半,然后是4年缓刑。
但这样的结果,文在寅显然并不满意。众所周知,文在寅走上政坛,跟他的挚友卢武铉有很大的关系,而卢武铉自杀的导火索是家人被财阀套路。所以从那个时候起,文在寅就想着要为卢武铉报仇,并且创历史地将“打击财阀”公开写入竞选纲领。 在韩国的财阀当中,三星是绝对的老大,所以“擒贼先擒王”。在李在镕被判缓刑后,文在寅主导的政府又在2020年开始调查三星的经营权问题,摆明了就是要搞你三星。看到文在寅这么坚决,李在镕也很慌,于是他想到了一招,公开宣布不会将三星的经营权继承给子女。 这在财阀的历史上,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,因为韩国财阀有两大核心特点,一个是多元化经营,另外一个就是家族控制。李在镕想的是,我都这样让步了,文在寅该放过我了吧。 事实证明,李在镕想多了。韩国最高法院裁决李在镕的案子进行重审,结果三审直接判了李在镕2年半,关键是没有缓刑,得真真切切地去坐牢。
说到这里,文在寅似乎是赢了,值得欢呼雀跃,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显然没那么简单。 曾有无数人说,财阀控制了整个韩国,这显然是一种夸大的说法,就像也有很多人说犹太人控制了美国一样。 但财阀对韩国的影响确实是巨大的,尤其是在经济上。以2017年举例,三星、现代、SK、LG、韩华和乐天六大财阀的营收占韩国GDP的比重已经超过60%,排在前30财阀的营收更是占韩国GDP的90%以上。 至于政治上,财阀当然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。因为韩国也是选举政治,既然要选举,就免不了要筹款,那在韩国最有钱的是谁呢?当然是那些大财阀咯。因此,政商勾结和利益交换也就在所难免了。
不过,最可怕的是,财阀形成了各种垄断,压缩了中小企业的发展,加剧了社会不平等和贫富差距,再加上财阀的年轻一辈们出现了各种炫富和不法的行为(比如张紫妍自杀事件、胜利夜店门、现代、SK和CJ三大公子吸毒被释以及韩进集团的“坚果返航”和“泼水门”事件),更进一步加深了民间对财阀的不满。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,打击财阀既是现实需要,也是政治正确,甚至还成为了工具。朴槿惠也曾叫嚣打击财阀,比如在经营权和遗产税等方面敲打三星,看起来是替天行道和正义满满,可结果呢?为了讨好朴槿惠,李在镕打出了行贿牌,朴槿惠也进了牢房。
当然了,与朴槿惠相比,文在寅自然是真心要打击财阀的,只不过现实也必须要考虑。至少到现在为止,韩国的经济还离不开这些财阀,所以只能既敲打,又利用,这就是为什么文在寅改变了“特赦李在镕”这件事的态度。 我们不妨大胆设想一下,也许文在寅早就算好了步骤,先假意拒绝特赦,然后再借用冠冕堂皇的理由以及所谓的民意基础,对李在镕进行特赦。 毕竟说起来,关李在镕两年半无法从根本上动摇财阀的基础,但用这种曲折的方式(而不是传统的三五定律),也算是敲打了财阀集团,为后续的改革铺路。 不过,财阀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,也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时代就能解决的。现在韩国年轻人对待财阀的矛盾心态恰好对照了文在寅的困境,他们既对财阀充满怨气,但又挤破头想进财阀的企业,毕竟在财阀企业的收入要比去其他地方高,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。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分享
邀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