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
  • 评论
  • 收藏

山亭生活网 2021-05-22 450 10

达能与蒙牛牵手8年后“劳燕分飞” 外资乳企在华投资逻辑生变

怎么理财 http://yangfan06.com

  财联社(北京,记者李丹昱)讯,达能减持蒙牛有了最新进展。据达能官网最新消息,其将出售蒙牛9.8%的股份,价值约为19.9亿美元。交易完成后,达能将不再持有任何蒙牛股份,双方持续8年的“姻缘”宣告结束。

  蒙牛方面曾对财联社记者表示,对于达能的相关股权安排表示理解。蒙牛现有战略股东架构,业务发展和既定战略均不受影响。中粮集团仍将是蒙牛第一大股东,并坚定支持蒙牛管理层和团队。未来,蒙牛将更加高效地执行五年发展战略,实现2025年“再造一个新蒙牛”的目标。达能方面则表示,未来将公布资金用途等详细细节。

  据知情人士透露,受投资收益率影响,达能对蒙牛的投资计划有所转变,未来可能会在中国市场重新做一些定位和投资。“近期有不少外资乳企都调整了在华投资策略,乳业等传统领域投资收益有限,不少资金流向新零售等板块。”

  达能清仓蒙牛股份背后

  资料显示,达能与蒙牛的合作最早可以追溯至2006年,并在2013年成功获得蒙牛4%股份。2014年,蒙牛向达能定增6.6%股份,达能出资51.53亿港元,配售完成后,达能持有蒙牛股份升至9.9%,成为蒙牛第二大股东。

  达能与蒙牛的合作集中在低温乳制品,但蒙牛近年的业绩并未达到达能预期。在达能2020年年报中,其表示由于蒙牛和雅士利业绩表现不佳,来自联营公司的净收入从9800万英镑降至8500万英镑。

  而达能的整体业绩也并不乐观,最新财报显示,2021年第一季度,达能销售收入同比下降3.3%至57亿欧元。

  今年3月,蒙牛在公告中透露达能或将减持的消息。公告表示,达能通过中粮乳业投资间接持有的蒙牛乳业股权,将转变为直接持有蒙牛乳业的股权。一旦完成,达能预期将持有蒙牛约9.82%的直接股权,而中粮乳业的股权将减少至约21.43%。达能下一步正考虑减持蒙牛的股份。

  乳业专家王丁棉曾向记者透露,双方合作之初,除了酸奶等业务,在市场经营层面并没有太大的交集,但是随着蒙牛的壮大,两者在中国市场已形成了竞争关系。“达能在中国市场运作着独立的酸奶品牌,而近几年蒙牛酸奶业务开始崛起,低温、常温酸奶等产品已经具有一定的体量,对达能酸奶的渠道和市场份额造成了挤压。”

  另一方面,对蒙牛投资收益不佳也成为达能减持的重要原因。“达能对蒙牛的投资收益率有所下滑,因此减持蒙牛股份并将资金转移到其他业务上,以保证未来在华发展的可塑性和独立性。”乳业分析师宋亮认为。

  宋亮指出,达能从2018年开始有意调整在华投资布局。公开信息显示,近年来,达能在本土化以及电商领域投资尝试不断。2019年,达能在中国内地首个跨境电商自有仓库在南沙建成并开仓;2020年,青岛工厂投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上市。

  虽然此前减持蒙牛的消息不断,但达能方面一直对外表示,“会进一步投资中国市场”。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,达能在中国市场的投资逻辑不再是简单整合,而是加大供应链前端以及新兴领域的布局。

  达能亦在不久前公开表示,中国市场对达能而言依然极具战略价值,将通过在华的品类、运营和员工等方面继续履行对中国市场的承诺。

  外资乳企在华步入调整期

  事实上,达能在中国市场的策略调整与多家外资乳企的步伐基本一致。近年来,雀巢、达能、恒天然、菲仕兰等外资乳业相继结束了与国内企业的相关合作。2021年以来,荷兰皇家菲仕兰考虑出售美素佳儿、恒天然减持贝因美、利洁时考虑出售大中华地区婴儿配方奶粉业务(美赞臣)等消息不断。

  宋亮表示,如今国内奶粉市场已经进入存量竞争时代,外资乳企更希望通过技术或产品优势,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,所以对投资、经营策略作出了部分调整。

  恒天然方面曾公告表示,新战略将更专注于餐饮服务、消费品牌和原料供应等更具竞争优势的业务领域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飞鹤(06186.HK)、澳优等本土品牌在近年崛起,市场份额不断提升,并占据了下沉市场的大部分份额,给外资乳企造成较大压力。光大证券在研报中表示,2020年按销售额计婴幼儿配方奶粉CR10为76.9%,前五大品牌分别为飞鹤、惠氏、达能、君乐宝、澳优。

  近日,在利洁时决定出售美赞臣奶粉等业务时,国内买家亦浮出水面。据彭博社报道,伊利和新希望乳业已经递交了初步报价,其他竞标者还包括贝恩资本,凯雷投资集团和KKR在内的私募股权公司等。

  业内有分析认为,通过收购美赞臣在华业务,将有助于伊利获得一个国际性品牌,并加强高端奶粉业务。从目前市场来看,惠氏的启赋系列、飞鹤的星飞帆系列、圣元的优博瑞慕系列,以及多美滋的致粹系列等均布局高端市场。

  而高端产品一直是外资乳企的传统优势领域,但在近年来份额却不断下滑。此前在采访中,一位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,传统几大外资品牌,惠氏、雅培、美赞臣等下跌十分严重,在一些大型连锁渠道销售额甚至下跌70%。“并非外资品牌在一二线城市被国产品牌抢夺了大量市场份额,更多地,是外资品牌本身的激烈竞争。”

  根据尼尔森数据,外资品牌在一、二线城市市场份额较高,在三、四线城市,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较高。

  但宋亮指出,外资品牌同时也会加速扩张低线城市市场。“雀巢系奶粉在2020年下半年加大对三四线市场的推进,并采取品牌替代措施,对业绩恢复起到积极作用。2021年雀巢系奶粉销售情况会有所改善,该公司依旧会下力气进入低线城市。”

  朱丹蓬认为,外资乳企转变投资、经营策略亦是在适应中国市场的变化,增强各项业务的独立性;而国内品牌也不再像当年一样需要外资的品牌加持,更加注重自有品牌的建设。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分享

邀请

下一篇:暂无上一篇:暂无

最新评论(0)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山亭生活网  

© 2015-2020 Powered by 山亭生活网 X1.0

微信扫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