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
  • 评论
  • 收藏

山亭生活网 2021-05-21 450 10

据说,五一回来后都会出现这个?

理财平台 http://jjhxys.com

  嗨,五一劳动节快乐,你感到快乐了吗?对不起,我只感到了“呵呵”。

  相信有不少朋友像我一样,从两三个月前就开始为这个难得的长假做计划,都说心情不好,出去走走,尤其是最近感到焦虑压抑的朋友,平常没有时间,这不得趁着假期出去放放风、喘口气?

  

  我们计划中的旅行可能是这样的:

  背上小背包,戴上耳机,行走在空旷的田野上,一切烦恼仿佛都被风带走;

  或者是这样的:

  开车开累了,就把车停在路旁,座椅后调,打开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,一切都随心所欲;

  ——旅行、听歌、看电影,经过广大网友认证、对抗焦虑情绪的“三大法宝”,一个都少不了。

  然而,实际上,你的五一假期是这样的:

  

  和这样的:

  

  心灵未必得到了洗礼,但一定在拥挤和等待中得到了磨砺。

  最关键的是,当我们回到熟悉的环境,就又是熟悉的心情——出走五天,归来仍是焦虑少年。有多少人前天和昨天晚上是两点之后才睡着的?脑子里各种事情,躺在床上翻来覆去?旅行这个“药方”,疗效也忒短了!

  当然,网上流行的缓解焦虑的方法千千万,一种不行,我们还能试试下一个嘛。

01干了这碗鸡汤

  当我们开始关注到焦虑,并试图在网上寻找解决办法,你一定会碰到很多这种文章,比如《焦虑症十年自愈经历》,或者《6年的重度焦虑症患者告诉你》,一般开头是:“我是个患病xx年的资深焦虑症患者,吃过xx年药,我想我应该有发言权”,文章的中心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点:

  1.焦虑很可怕难断根;

  2.吃药屁用没有;

  3.我想开了然后我好了。

  其中夹叙夹议,除了个人感受的生动描述和一笔带过的治疗经历之外,时不时引用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,读完之后,让你感觉恍然大悟,茅塞顿开——原来我焦虑是我不够努力/想太多/想偏了/没想开,以后,我要行动起来/直接躺下。

  如果干了这碗鸡汤,你真的就不焦虑了,那么,恭喜你,你可能并不是真正的焦虑症患者,只是短期内处于焦虑状态;但是,如果你真的是焦虑症/焦虑障碍患者,那这些文章对你来说,就是不折不扣的毒鸡汤。

  

  你焦虑了10年才好,还好意思说自己是成功经验?不少焦虑症患者,老老实实配合医生治疗,从发病到停药,少则半年,多则两年,他们也好了。

  我们喜欢听别人成功的故事,成功的经验总是有借鉴意义的,我也相信很多患者把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,是好心,但大家在看的时候,一定要搞清楚,他只是一个有经验的患者,不是一个有经验的医者。得过一次焦虑症或者抑郁症(是的,抑郁症更是重灾区),不代表他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;这个药有用,那个药没用,医生说的都是假话,也只是他的个人主观想法;他分享的成功经验,更不是疾病治疗的“万能钥匙”。

  心灵鸡汤如果真这么有用,诺贝尔医学奖就该颁给我们这些小编了。

02瑜伽、冥想、做SPA

  脑子和想法我们难以控制,身体的放松还是比较好实现的,于是,很多人选择曲线救国。

  瑜伽在起到舒缓压力作用的同时,还可以带来锻炼瘦身的效果,应该是最受焦虑患者,尤其是女性患者欢迎的一种方式;其次是源远流长、与我们祖国医学“一衣带水“的各种养身方式(又称”大保健“),精油按摩、SPA、泰式、日式等等,大街小巷不乏身影;冥想则是听上去简单,操作起来却有一定的”修炼”门槛,但得益于技术的进步,现在,谁的手机里还没几款冥想APP或者小程序。

  

  这些对于缓解焦虑当然是有一定作用的,有需求才有市场,消费者会用脚投票,瑜伽、冥想、正念对于稳定情绪的作用,在科学上也有一些证据。所以,医学上一般通通将其归为非药物疗法。

  可以说以上方法对于焦虑情绪,或者说焦虑状态都可以让你获得不错的效果,但是在此我想告诉广大朋友的事情是,焦虑情绪和焦虑症并不是同一件事情。

  人在面对挑战或者对于不可预期的结果的时候,都会产生焦虑情绪。比如说面对考试时候的心慌,第一次上台表演时的紧张等等,这种焦虑情况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经历,比如小王最焦虑是最近被父母和亲朋好友疯狂介绍对象,感觉自己嫁不出去一样…………

  其实,适当的焦虑情绪并不是一件坏事情,交感神经的兴奋可以让我们在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更加专一,从而发挥更好的表现等等。

  而焦虑症就不一样了,根据DSM-V的描述,广泛性焦虑症(GAD)表现为与现实不符的过度担心和紧张,持续出现焦虑状态,仿佛不幸立马就要降临到自己或者家人身上,并严重影响生活状态。

03当你终于走进精神科

  在我们的印象中,去医院总是很麻烦很贵的,对于大多数人而言,医院是最后的选择。实际上,焦虑症带来的持续功能损伤程度和抑郁症相当,尽早确诊干预还是更好的。

  当你经历以下事情(包括但不限于):心跳加快,血压飙升到180;胸闷气短,心里像压了一块大石头,怀疑自己心脏有问题;某个瞬间感觉自己呼不上气,快要昏死过去,打120到了急救室,躺一会儿又好了;最关键的是,什么都干不进去,手眼没停,脑子里却不知道在想什么,然后半天过去了,最终什么都没干成。你就很有可能是焦虑症,或者焦虑障碍中的一种,具体以医生诊断为主。

  如果你的目标是尽快摆脱痛苦,医生一定会推荐你用药。艾司西酞普兰、帕罗西汀、舍曲林、度洛西汀、阿戈美拉汀等抗抑郁药,丁螺环酮、坦度螺酮等5-羟色胺部分激动剂,或者阿普唑仑、地西泮、劳拉西泮等苯二氮卓类药物,还有抗癫痫药普瑞巴林——可供选择的药物很多,而用药也是最省时省力的方法。当然,医生选药还有很多考虑,这些药也各有优劣和针对性,具体以医生处方为准。

  可能医生还会建议你同时进行心理治疗,认知行为治疗因为其疗效好、研究证据多,一直在广泛性焦虑的一线治疗里。但现实情况是,心理治疗对于不少患者而言,并不便宜,而且很多医院心理治疗本身资源有限,一号难求,一直坚持有难度。

  药物的疗效不再赘述,不少患者顾虑在于,认为吃药不能断根儿、怕有依赖。很多患者认为,只有真正“想开了”才能痊愈,但研究发现,只使用药物治疗或者只使用认知行为疗法的患者,在复发率上没有显著差异;现在使用的治疗焦虑的药物里,真正有成瘾风险的只有苯二氮卓类(有失眠问题的患者可能对它很熟悉),但是因为其起效快,一般医生会在刚开始治疗时才开给患者,不会使用超过三个月,症状稳定下来之后,就会换用其他药物。

  有个服药的患者跟我分享过他的感受,说自己的情感被抑制住了,不会再大起大落,碰到刺激反应也小了很多,不会像吃药之前那样,反反复复陷入痛苦,无限循环;然后,他们发病的频率越来越小,从一周一次,到一个月一次,半年一次,一年一次,而且,即使发病,症状也越来越轻微,情绪调节起来好像也越来越容易。这个过程有点像神经“脱敏”,终于,在药物的辅助下,他学会了该如何回应身边的各种刺激。

  缓解焦虑的套路千千万,但对于大多数焦虑症患者而言:综合治疗(药物+心理治疗)≥药物≥CBT>其他非药物疗法>放任自流。

  希望大家都在最上层。

  参考文献:[1]ChenTR,etal.JournalofPsychiatricResearch,2019,118:73-83.[2]SimonNM,etal.JAMAPsychiatry.PublishedonlineAugust12,2020.[3]SleeA,etal.TheLancet,2019,393(10173):768-777.[4]Long-TermPharmacologicalTreatmentsofAnxietyDisorders:AnUpdatedSystematicReview[J].CurrentPsychiatryReports,2016,18(3):1-16.[5]吴文源等.中国焦虑障碍防治指南.中华医学会,2009.[6].DSM-V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分享

邀请

下一篇:暂无上一篇:暂无

最新评论(0)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山亭生活网  

© 2015-2020 Powered by 山亭生活网 X1.0

微信扫描